您的位置:首页 > 会议专栏 > 人代会专题 > 鄂尔多斯市
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专栏 > 代表团传真
2月28日上午,准格尔旗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斯琴毕力格代表说,刚才几位代表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好的发言,深切感受到全旗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几位代表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我们要认真吸收、充分采纳,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落实。近年来,准格尔旗在能源清洁开发、城镇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当前全市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等背景下,准格尔旗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具体讲就是要在三个方面走在前列,两个方面下足工夫。一是要在矿区环境综合整治方面走在前列。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准格尔旗是核心和重点,要在抓好能源清洁开采、清洁运输、清洁利用的同时,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强化举措,突出抓好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方面走在前列。准格尔旗经济实力强,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有基础、有优势。要坚持农牧民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高质量、高水平抓好乡村产业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走在前列。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财政资金要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合理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对民生保障政策措施全面进行“回头看”,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低保、养老、助学、救助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四是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功夫。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真正实现利企便民。五是要在基层治理方面下足功夫。要深刻总结大塔村相关问题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明确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的责任、权利、义务,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基层把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保一方平安、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巴雅尔代表说,今年,我市的新政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全区硬件环境最好的政务服务场所。“放管服”改革最重要的载体和成果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不断推动“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落地落实,有效提高政府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杨世林代表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要高度关注和认真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抓发展、稳增长工作。下大气力抓项目建设,抓固定资产投资,采取有力措施,保持经济的适度稳定增长。二是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牢牢抓住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深入研究、谋划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以更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四是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以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王恒(列席)说,报告中指出要推进职业教育产业融合、鼓励校企合作。近年来,我市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一个本科和三个专科院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大批技能型人才。建议政府加大对高校发展的支持力度,抓好“一本三专”四所高校的规划建设,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环境,为地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枫代表说,准格尔旗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绘就的蓝图,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新的更坚实的步伐。一是要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文章,在清洁开采、清洁输出、转化增值和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将煤炭产量稳定在2.8亿吨左右;加快铁路集装站和连接线建设,提高“煤从铁路走”比重,年内新增煤炭铁路发运量2000万吨,将铁路发运量从54%提升到60%以上;加快电力通道和电源点建设,提升“煤从空中走”比例,年内力争珠江朱家坪电厂投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国电投80万吨煤制烯烃等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6%左右;抓住支持陶瓷产业发展契机,保护好、利用好煤炭伴生高岭土资源,建设陶瓷小镇。二是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奋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三是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四是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五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娜仁花代表说,建议:一是加大家庭手工作坊扶持和支持力度。通过形成“企业+家庭”或“经济人+合作社+家庭”的产研销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居家妇女收入水平,打造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的平台。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居家环境工作。要从家庭教育入手,以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干净人家等表彰活动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开展“十美”教育培训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