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编号:第28号
提建议人:李云飞
建议标题:关于协助解决林、沙产业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建议
承办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建议内容:
林沙产业的发展对我市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林沙产业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快速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林沙产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沙棘、沙柳、加工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原料紧张不够用,更为严重的是人们都为了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采摘利用,使本来紧张的原料变成了越来越紧张,价格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无法保障,也对生态建设的拉动后劲不足。为此,建设企业自有原料林基地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原料有保障,农牧民的收入有保障,生态建设有保障。针对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制约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土地流转、退耕还林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植树造林政策等相关政策,但土地归村民集体所有,都分划给了农牧民,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和近几年土地的增值,农牧民不但自己不种植沙棘、沙柳,也不允许企业及其他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沙棘、沙柳,即使同意种植也要求收取企业根本无法承受的土地租金,而且这户同意那户不同意,形不成规模。因此,建议政府应按照“三区”规划,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为企业规划提供原料基地。
二、解决农牧民长远的后顾之忧问题。农牧民怕将土地统一集中后自己将无收益又无保障,所以,建议政府应将农民的土地与企业原料基地建设的长远利益机制结合起来,农民拥有的土地也是为其收益长久稳定,所以农民可以土地入股企业,共同建设原料林基地,使农民的土地收益与企业的原料基地收益结合起来,企业有了基地可使其稳定发展,农民提供了土地使其有稳定的收益,使提供土地的农民变成企业的股东之一,这一问题比较难,但再难也应向前推进,可先选择几个试点地区进行试点,逐步满足企业发展对原料的基本需求。
三、解决生态项目建设与企业原料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的问题。国家及各级政策为生态建设每年引不少项目,投不少资金,也建成许多项目,就生态效益讲其业绩和作用很大,可由于没有和企业原料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农民和企业只管当年的收益眼前的利益,品种混杂没有规模,使其产量低采收难度大,政府顾不上管理,企业和农民都不管,所以建议政府将生态建设项目协调捆绑使用,并与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共同建成后由企业管理和使用,政府进行监督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