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鄂前旗、解放军代表团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财政报告,代表们围绕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颉永烽代表说,报告对“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十二五”时期工作任务部署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报告中多处提到鄂前旗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旗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我旗重点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二是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市委、市政府将我旗作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难得的机遇,当然也有很大压力。城乡统筹牵涉到政策引导、老百姓认知等方方面面,我旗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推进城乡统筹将是近几年最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人大代表、广大农牧民群策群力。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就做好城乡统筹工作,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解决转移农牧民就业问题。我旗工业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且多为现代化矿井,用工需求量小,而第三产业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暂时无法为城乡统筹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将鄂前旗转移农牧民就业问题放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考虑,尤其是在东胜、康巴什提供就业平台,可以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解决住房问题。我旗现有一部分转移农牧民已在东胜、康巴什等地稳定就业,希望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在工作地分配住房,满足转移农牧民住房需求。三是统筹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由于我旗可用财力有限,建议将鄂前旗财政收入上缴部分返回,以缓解推进城乡统筹过程中筹措资金的压力。四是统筹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农牧民失去土地后难免心理失衡,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原则上不能让土地一次性转让,尽量以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然而土地流转过程中,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政策进行引导,存在补偿不平衡等问题,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
孙有君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市结构调整、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十二五”时期和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目标定位高、工作措施实。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提两个建议。一是各级政府应更加注重农牧民增收问题。近几年,我市农牧民收入有所增加,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相比,还显得不够协调。各级政府应研究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农牧民快速增收。二是全力做好城乡统筹各环节工作。鄂前旗被列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我们感到责任重大。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解决转移农牧民就业问题,需要在创业就业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要改革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牧区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新政策,实施土地经营权改革等。
刘治强代表说,“十一五”时期,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然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我做了一个初步调查,2010年,我们昂素镇由财政补贴给农牧民的各种款项户均合计在4000元左右,合作医疗报销封顶线从2005年的250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8万元,全镇合作医疗报销费从2005年的5.6万多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00多万元左右,不含给农牧民的医疗补充报销费,也不含药品零差价销售给农牧民的让利部分和免费体检部分,所以说,经济的发展回报了老百姓。在“十二五”规划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调整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15%,财政收入年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以上,从五个方面做了规划和部署。一是产业升级转型,二是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五是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目标宏伟、规划科学、部署明确。
乌云代表说,“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鄂前旗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这将为转移农牧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我建议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切实转变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为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工作打好基础。
王树春代表说,报告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同时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规划目标,科学合理地部署了“十二五”时期的工作任务。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层代表,我认为这些政策措施非常好。其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和社区标准化卫生站全覆盖,这项措施将进一步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建议,尽快健全完善市、旗区、乡镇和嘎查村四级120医疗急救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