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乌审旗代表团继续审议了政府、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伊达木代表说,通过对报告的学习,最深切的感受是通篇贯穿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具体可以用“四个实”来概括:第一个“实”表现在讲成绩恰如其分。通过实例及数字对比,说明“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社会事业、民生状况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概括既真实全面,又客观实在。第二个“实”表现在讲问题实事求是。报告用“五个没有形成”毫不回避地指出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新实践相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条件、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发展的方式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毫无保留地摆在全市人民面前,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不回避矛盾、实事求是的一贯工作作风。第三个“实”表现在讲发展更加务实。报告在安排部署未来五年和2011年工作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科学发展与促进和谐的主题,突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特别是报告中指出的“两个年均增长15%” 和“一个年均增长13%”,完全符合全市发展实际,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给全市干部群众以足够信心和希望,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第四个“实”表现在讲文风力求朴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平实中凸显出市政府的务实之风。当前,鄂尔多斯正处于发展加速期、动能释放期、基础夯实期和环境机遇期。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中形成的产业集聚、机制转换、结构调整“三大”优势。全市人民一定会在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阿拉腾乌拉代表说,“十一五”时期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概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补助力度前所未有,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取得重大突破,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特别是学前教育、校舍建设等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学校教育孤军奋战,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面对挑战,2011年,教育工作要围绕打造“五个一流”目标,扎实做好职业教育、均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五项工作,推进教育公平。
朱永霞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实在,鼓舞人心,文风简洁,突出了富民强市的主旨。建议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将实施“10万英才引进计划”引进的人才向偏远地区倾斜,根据需要侧重放在基层。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儿童公益场所建设,诸如建设一批儿童书城、儿童影院、儿童网吧等,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乔建军代表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总体上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报告对基本情况的概括和把握是客观理性的。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的五年,也是地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但发展不充分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一基本市情,更加自觉地推动科学发展。二是所提出的目标任务是振奋人心、富有挑战的。如:率先建设小康社会、收入水平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非煤产业占到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沿海发达地区水平、各级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达到总支出的55%以上、用三年时间全面普及鄂尔多斯籍学生15年免费教育等,都对我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是实现目标任务的措施是组合配套、行之有效的。特别是抓住了两个关键,即抓住了组织效能发挥这个关键,提出建设创新、法制、服务、高效、廉政政府,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抓住了发挥人的积极性这个关键,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的创业热情,对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郝伟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捷报频传、亮点频现。作为来自宣传战线的代表,我们一定要将会议精神宣传好,通过深入基层强化宣传凝心聚智,激发斗志,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鼓劲加油。我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鄂尔多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将马头琴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文化建设的范畴,予以重点支持。
王晓琴代表说,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体系建设是各级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规划建设旗区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时,将其面积设计在300—500平方米;将救护知识培训和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人群,按照人口比例来确定,分别为10%和3%。
殷玉珍代表说,作为一名治沙者,我将继续植树,搞好沙漠治理。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生态项目建设,我建议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并在项目安排上向乌审旗倾斜。
哈斯其木格代表说,当前由于支农支牧信贷投放不足,农牧民只能依靠民间借贷来扩大生产,推进规模经营,导致生产成本大增。建议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涉农涉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满足农牧业发展信贷需求。